上海商学院学子黄奕婷团队探索红色非遗传承新路径
2025年9月,上海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市销232班学生黄奕婷担任负责人的“青春绽放”计划重点项目《红彩绘脉,赓续华章》正式启动。该项目以“传承红色非遗,赓续百年文脉”为主题,在指导教师邹亚妮的带领下,深入红双喜集团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聚焦旗下马利品牌,通过“走访+座谈+体验”的多元形式,探索老字号企业在非遗保护、品牌创新及校企合作中的发展路径,为红色文化与非遗技艺的当代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红色基因与非遗技艺的碰撞:为何选择红双喜?
红双喜集团作为百年国企,业务涵盖体育器材、画材颜料、民族乐器、钢琴制造等领域,其旗下“红双喜”乒乓球器材曾服务多届奥运会,“马利”画材承载百年非遗技艺,“敦煌”乐器传承民族音乐精髓,“斯特劳斯”钢琴则彰显西方乐器本土化成果。项目团队指出,这些品牌不仅是商业实体,更是红色文化与非遗保护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老字号企业普遍面临传承断层、材料供应困难及创新压力等问题。
“选择红双喜集团,正是看中其多元业务与非遗技艺的典型性。”项目负责人黄奕婷表示,“我们希望从青年视角,为老字号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深度调研:六大模块解码老字号转型密码
项目团队将调研内容系统划分为六大模块,全面剖析红双喜集团的战略布局与创新实践:
企业概况:百年国企的多元版图红双喜集团股权结构复杂,涵盖红双喜股份(与李宁合作)、敦煌乐器(参股)、马利画材(全资)等品牌,并涉及厂房改造与物业出租业务。这一布局为团队理解老字号企业的资源整合与文化积淀提供了宏观视角。
品牌推广:线上线下融合的破圈实践
线上,集团通过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布局内容营销,“国韵双喜”账号发布传统文化内容,马利画材等小件产品已形成稳定线上销售模式;与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合作拍摄的宠物主题短视频,虽短期销量有限,但海外点击量表现亮眼。线下,集团与上海市教委战略合作,将马利美术馆、金属玩具博物馆设为市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开发民乐、绘画研学课程,覆盖中小学生及青少年中心。
非遗传承:挑战与应对并存的匠心坚守
以“敦煌”乐器为例,其琵琶等乐器虽实现基础部件自动化生产,但细节加工仍依赖手工,面临人才断层与材料压力。集团通过与职高、中职院校联合培养非遗传承人,并探索红木等原材料的替代方案,缓解成本压力。
创新研发:高校合作赋能产品升级
2024年成立的集团创新研发中心,与中国美术学院合作升级马利产品包装,开发艺考生写生工具箱;与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合作解决原料技术稳定性问题;联合高校设计智能化钢琴新品,突破传统形态;上海玩具公司则推进AI情绪玩具开发,计划与儿童医院联名,结合宠物经济拓展品类。
成果与展望:以青春之力赋能文化传承
项目通过调研,已形成系统性报告,并提出多项建议:深化校企合作,扩展调研范围至更多老字号企业;推动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如开发非遗主题文创产品;优化研学课程,增强青少年文化体验。
指导教师邹亚妮指出:“学生们的调研不仅为红双喜集团提供了创新视角,更展现了青年一代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未来,项目将持续关注老字号转型,为赓续中华文脉贡献更多实践方案。”